衰落”的浙、吴后期绘画与晚明江南画坛

来源:学报编辑部 发布时间:2024-12-29 22:47:49 浏览次数: 【字体:

作者:肖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晚明初期,精英文人逐渐掌握审美风格的诠释权,符合他们审美趣味的吴派(前中期)和松江派山水画几乎成为晚明至清代的主流。大部分研究者以这些作品为切入点,自然而然地得出浙派与吴派后期绘画衰落的结论。然而,若将研究视角转向艺术风格与艺术市场,则发现在松江派崛起的16世纪,浙派与吴派后期绘画不仅在艺术风格上有陈淳、徐渭等画家承继,而且在艺术市场上仍占据重要位置。这一持续繁荣的局面引起董其昌等精英文人的嫉妒,他们在黄公望山水观念的影响下,以“甜邪俗赖”“吴门习气”等词语抨击浙派与吴派后期画家,公开否定两派风格中的浙派成分。最终,在这些精英文人的抨击下,浙派与吴派后期绘画被贴上“衰落”的标签。 

[关键词]浙派后期;吴派后期;董其昌;晚明江南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