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2021年

2021年

  • 作者:武洪滨(博士,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艺术现象对政治的回应与实践是艺术史上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20 世纪上半叶在中国发生的两次“革新国画”思潮与当时的政治诉求有着紧密的关系。如果说美术革命倡导的新国画实践是社会改良思潮的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新...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黄  燕(博士,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讲师)[摘要] 古希腊神话体系中存在一些混合型半神形象,体现了早期人类的人格化造物心理定向。作为各种观念拼合的产物,半兽半人的人物形象在视觉化再现过程中也不断发生“变形”,其寓意性和象征性都出现了更迭与衍化。其中,早期有着人类体态特征的驴...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徐振杰(博士,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明末清初主要通过传教士传来的西方科技插图,带有当时西方制图术中“奇趣”品味与科学性、实用性并存的特征,同时体现了宗教、艺术和科学的复杂关系。在当时中西科技水平及制图、出版业发展状况有一定相似性的背景下,受文化因素及时局影响...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陈  艳(博士,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摘要] 项圣谟的山水画中常有一个策杖的文士,或踽踽独行,或与人谈笑。策杖行吟的形象是项圣谟所理解的人生羁旅,是他吟游生活的写照。策杖行吟这个古代文人的精神符号在吴门画家沈周、文征明的作品中沉淀为一种图式,微妙地反映了不同时代...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刘小楠(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讲师,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2019 级博士研究生)[摘要] 越南西原锣钲以其特有的空间性、族群性表征着西原人的历史记忆和民间信仰,浸润着西原人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性格,具有深刻的文化意涵。以现代性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对世界各个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发展产...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刘 骎(博士,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摘要] 自元以降,以山西地区为中心的水陆画中的龙王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为头戴梁冠、手持笏板的王侯高官形象。这类龙王形象还可以细分为朝元和献宝两种模式。另一类为武士形象,多出现在水陆画守斋护戒龙王图像中,图像内容受到佛教龙王护法故事...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韦俊平(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  黄建福[摘要]“广西故事”题材美术作品的叙事内容包括广西历史上发生过的事件,广西的人文故事,新时代广西的英雄事迹,广西的山水风光、风土人情等。优化美术作品叙述广西故事的能力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拓展广西故事题材美术作品的类型和风格,增...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成  军(博士,南通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摘要] 隋唐宫廷祭祀对象可谓包罗万象、五花八门,礼乐活动能够适时并井然有序开展,离不开承载音乐表演的组织与机构。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尚书(省)统管中央礼祠等六部,而太常(寺)则是礼乐具体实施的职能部门。除掌管创作、教习、排演的太乐、鼓...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作者:孙红瑀(博士,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在站博士后)[摘要] 踏歌在汉初即有记载,作为一种传统舞蹈,其演出特征为联袂踏地。早期踏歌主要用于祭祀。魏晋之时,踏歌的娱人性增强,并从中发展出了戏曲史上著名的歌舞戏《踏谣娘》。从现存资料看,唐代踏歌主要配诗演出,与燕乐有密切的关系,并在...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 葛佳嘉(武汉大学艺术学院讲师,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16级博士研究生)[摘要] 在西方音乐的历史文本中,礼拜堂不仅指某种宗教建筑,还指 15 世纪后一种专门的音乐机构。在近代早期,英格兰皇家礼拜堂具有宗教与世俗双重特性。这既保障了礼拜堂的发展,又彰显了它的特色。皇家礼拜堂在历史发展中不但保...
    [2021年] 发表时间:2022-01-17
首页 1 2 3 4 5 6 7 尾页 共65条信息/共7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