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2022年

2022年

  • 作者:何亦扬(博士,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教师)[摘要] 19世纪前半叶,一部分中产阶级开始涉足现代英国画派绘画收藏领域。鉴于彼时伦敦国家美术馆中大部分收藏仍为“老大师”绘画,一些大中产阶级收藏家如罗伯特·弗农希望将自己的收藏捐赠给伦敦国家美术馆,在期望获得更大个人声望的同...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马  悦(2021级博士研究生,东北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 丰子恺“西洋画中国画化”的观点基于他对中国画与西洋画关系的思考,这一问题实际上是中西文化之争在绘画艺术方面的表现。他提出这一观点并非为了说明中国画优于西洋画,而是从学理层面阐明西洋画与中国画的特点及在各自文化语境...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贺文彬(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摘要] 由于楷、行、草书的具体表现方式不同,篆隶笔法在傅山今体书中亦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在楷书中常将篆书偏旁楷化,行书中多加入隶书逆势及雁尾波挑形态,而草书则更多表现出浑圆厚劲的篆书用笔。傅山楷、行、草今体书中篆隶笔法的形成...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陆  阳(2020级博士研究生,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摘要] 1867年,高桥由一随遣清贸易使节团来华考察,留有《上海日志》《上海渡航图卷》等写生手稿。这批手稿呈现了19世纪中期中国苏、沪地区的人文风光,也是高桥由一美术交游的反映。在中国苏、沪地区的美术活动是其西洋画技法转型的起点...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史忠平(博士,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摘要]莫高窟蜀葵图像始见于唐代,多以丛聚、独株、花朵的形式穿插于人物周围或持于人物手中,从各方面看,都与长安京畿地区墓葬壁画、线刻画中的同类图像存在渊源关系。及至宋、回鹘、西夏时期,蜀葵图像被大面积连片描绘在佛龛内...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刘绽霞(广西艺术学院《艺术探索》编辑部副编审)[摘要]传神论是贯穿于顾恺之绘画理论当中的核心思想,传神阿堵、悟对通神、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是传神论统摄下几个不同层次和不同面向的内涵,核心是以形写神,形神并重。传神论在山水画理论中得到生发,同时强调画家的感悟和观者的共鸣。这...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马修·兰普利1 著(捷克马萨里克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孟凡君2 译(博士,吉林大学文学院讲师) [摘要]各种进化论美学和艺术的观点通常将审美经验限定在一个历史时间模型中。简而言之,进化论美学和艺术观的运作隐含着一种深层的时间观念,这种观念支撑着单个事件的副现象(即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消费...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李  骁(博士,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摘要]现代艺术史研究之所以可以成为科学,与其严谨、系统的研究方法密不可分。其中关于艺术作品的描述和阐释问题至关重要。潘诺夫斯基的《论造型艺术的描述与阐释问题》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现代艺术史研究转向之作,艺术史研究中长久以来的理论...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  者:韦思(2020级博士研究生,南开大学哲学院)[摘要]休谟的美学思想坚持经验主义立场,从激情理论入手,深入考察人的审美情感,奠定了经验主义美学基础。他认为美的本质与情感问题休戚相关,关于美的本质的论断可称之为审美情感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审美客体在审美主...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 作者:蔡拥华(广州美术学院绘画学院副校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摘要]武强年画“蛤蟆娶亲”与“老鼠娶亲”图式相近,学界多认为“蛤蟆娶亲”是“老鼠娶亲”题材的变体。除了故事寓意和观看视角的不同,图像“蛤蟆娶亲”和“老鼠娶亲”也指向不同的文化内涵。年画“蛤蟆娶亲”题材与民间广泛流...
    [2022年] 发表时间:2023-03-01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87条信息/共9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