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袁有根(山西师范大学)摘要:展子虔的《游春图》是张伯驹先生卖了自己的豪宅,花了十五根金条买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先生将其捐献给了国家。傅熹年先生写了一篇《关于“展子虔〈游春图〉”的年代的探讨》,提出《游春图》是摹本,而非真迹。然而,傅先生否定《游春图》的突破口选...[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
-
作者:林木(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摘要:元代已经进入不讲形式、不讲物理,只求以笔墨趣味来表达艺术家心绪的时期,此说在美术史上十分流行。笔墨在元代具备独立审美功能,几成史学公论,然而这种史学公论却是一种错误的观念。此种观念形成的原因包括:对元代画论画迹的误解,元画中笔墨新特点的...[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3
-
作者:施 錡(上海戏剧学院 舞台美术系)摘要:喜龙仁在 1936 年出版的《中国画论》一书,是西方最早系统性介绍和论述中国古代画论的著作, 反映了 20 世纪前期西方画论研究的最高水平,对后世西方中国画论的研究也影响至深。喜龙仁对于董其昌的画论不仅是翻译,更多地是试图解决董其昌...[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
-
作者:韦宾(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摘要:南北宗论本来只是一种画学主张,但在清代,南北宗论却被以地理概念来解释,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历史结论。这种趋向在西方史学输入后得到强化,南北宗论被理解为对绘画历史事实的总结,并在二十世纪受到强烈批评。[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3
-
作者:王汉(重庆大学艺术学院)摘要:林树中先生曾推定陆探微的生年在 412 年,卒年在 486 年,然而支持林先生推论的证据有进一步商讨的余地。相关文献只能说明南齐时陆探微曾活动于 483 年至 490 年,再加上其曾侍宋明帝的记载,则可得出大概的结论:陆探微活动于 5 世纪下半叶。[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
-
作者:张涛(中央美术学院 《美术研究》编辑部)摘要:1917年12月徐悲鸿到达北京,1918年3月成为北大画法研究会导师,1919年1月离京,前后盘桓一年时间。徐悲鸿赴京主要为留学法国做筹谋预备,而他的留法动机,实则与此时段国内所兴起的“旅欧教育运动”息息相关。徐悲鸿居京期间执教北大画法研究会...[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3
-
作者:杨 帆 连 超( 四川大学 艺术学院)摘要:《说文解字》平津馆本为存古而作,虽不便寻检,但其手摹篆文之刊刻颇清劲古雅。《说文解字》陈昌治校本一篆一行,查阅便易,其刊版篆文却略逊于平津馆本,所附黎永椿《说文通检》乃检字法上的一大进步。以陈昌治校本为底本的中华书...[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
-
作者:郭建平 肖洁(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摘要:江苏地区是明清时期伪作和托伪作品主要产生地。书商把张应文所撰《清密藏》抄本改为三卷,称为《筠轩清密录》。托伪董其昌所著,并伪造了陈继儒的序,以期获取重利。此书在《论装裱收藏》中也不乏深刻的见解,对后世尤其是《长物志》的成书理念有着一定...[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
-
作者:刘 芊(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摘要:古龟兹国石窟壁画中的树木图像具有鲜明的地域艺术特色。其借鉴了古印度佛教艺术的分枝树、塔形树等树形,团花、芒果叶(花)、旋转花等花叶形式,以及白色线条装饰的手法,并结合本土进行了改造和发展,呈现出与古印度佛教艺术树木图像不...[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
-
作者:张嘉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摘要:岩画是史前先民的精神遗存,通过岩画可以探求史前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祥貌。但由于岩画往往缺少地层学资料、文字记载及现代生活的联接,岩画研究在实证的层面容易陷入一种困境。从社会学中借鉴而来的“中层理论”是消解这一困境的有效方法。南非学者威...[2020年] 发表时间: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