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王安潮(博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哈尔滨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作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分支之一,广西青铜甬钟表现出了青铜文化的地域性流变。就其历史发展的踪迹来看,其受到多种文化的洗礼,包括中原文化、瓯骆文化及楚文化等。同时,它展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尤其表...[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黄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要] 京族独弦琴的研究一向借助独弦琴的实物和图像等材料,对独弦琴的物质性层面给予了大量关注,传统的独弦琴研究以静态为主。21 世纪初期,研究者将目光投向独弦琴的动态展现的表演研究,独弦琴的舞台呈现、乐曲创作的活态表演成...[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周司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9 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 中国商业大片是中国电影推广至海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制作发行时不仅针对国内市场设计相应的故事内容和宣传策略,而且兼顾国外受众的喜好。中国商业大片跨文化传播文本策略包括: 叙事浅层化,降低“文化折扣”;视听奇观化,...[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戴菲(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摘要] 万玛才旦的“故乡三部曲”(《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都偏向西亚电影美学风格,其中《老狗》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塔洛》则有着偏向西方电影审美的电影语言,其视听结构已不再像伊朗电影那...[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2-10
-
作者:吕作用(博士,江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 ]《癸亥纪念图》是王梦白、陈师曾、萧谦中、姚茫父等民国时期画家在罗园雅集中合作的一幅作品, 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图像信息,具有节令、寿苏会及“以图示诫”等多层含义,可补江南苹《壬戌罗园雅集》一文之不足,更为生动地呈现雅集...[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沈冠东(博士,盐城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摘要 ]《申报》广告画多姿多彩,包含了丰富的绘画造型语言。对《申报》广告画进行历史分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它的典型样式及其源流与传播,进而揭示民国时期商业美术尤其是报刊广告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申报》广告画发展大致可...[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陈雅婧(博士,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讲师)[摘要] 高剑父是 20 世纪初岭南画派的灵魂人物,他以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新国画”观活跃于近现代画坛,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他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使得他画中的折中意味颇具日本气息,惹人非议。为了在自己宣扬的“艺术革命”实践中不遭人非...[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王 晓(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摘要] 虽然良渚遗址祭坛的完整形象已经湮灭不存,但是通过一定的复原研究,仍然可以窥见当时祭坛建筑的基本形制为三层台阶的覆斗型建筑,并包括一定的附属建筑和山顶景观。通过对阳鸟祭坛图等良渚文化物质遗存的分析,可以复原部分祭坛之...[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孙晓霞(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 《艺术学研究》主编)[摘要] 作为美学史的边缘人物,17 世纪的弗朗西斯·培根为艺术理论打开了诸多门径。他在知识树架构中肯定想象力的独特存在价值,将诗歌与想象力连接一体;在知识的进阶程序中肯定感官认知的必要性,开掘感觉在人类理解力方面的意义;强调...[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潘万里(博士,广西艺术学院 人文学院讲师)[ 摘要] 20 世纪 30 年代,基于对摄影媒介自律性建构,现实主义摄影、民族志纪实摄影通过对创作题材的扩充,打破了画意摄影的创作惯例;现代主义摄影凭借着意想不到的视点、抽象而陌生化的感性结构,完成了视觉形式的创新和突破。摄影题材的扩...[2021年] 发表时间:2021-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