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2023年>05期

05期

  • 作者:丁澜翔(博士,广州美术学院特聘副研究员,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副研究馆员)[摘要]从美术批评史的角度来看,第一次文代会及其美展的批评实践标志着一种新的批评标准、批评方法与批评体系的确立。新旧美术批评的分野是通过批评家们在第一次文代会美展前后持续的批评实践形成的。从批评家对第一...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荆琦(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曹阳[摘要]民国初年,余绍宋辑录古人论画作法之语完成《画法要录》初编与二编,从理法与画科两个方面编排建构起“主次分明而又兼顾整体”的类例体系,开中国画学系统研究与忠实考据之始,有效提升中国画学研究的独立性、学理性与实...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赵晓娇(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摘要]李煜确立了南唐纵逸、“瘦硬而风神溢出”的书法审美观,并提出九字书法审美标准。其中清品延续了李白的“清真”观,为宋代更明确地诠释清品的概念奠定了基础。李煜创造的七字拨镫法既是对唐法的总结,又有对意的表达,拓展了书体...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任仕东(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在站博士后)[摘要]传顾恺之《女史箴图》于 20 世纪前后从清宫流出,辗转成为大英博物馆百余年来的镇馆之宝。因缺乏相关直接记录,画卷流出轨迹及成因等问题说法不一。实际上,《女史箴图》是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流出清宫,被英国的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带离中国。依据...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吕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014 级博士研究生)[摘要]在过去的 100 年里,存在三种中国艺术或中国艺术史的叙事方式,分别是西方中心主义、中西对称主义与中国中心主义。但这三者都基于错误的本体性假定,无法摆脱叙事者的价值倾向。与之相对,从本体性差异的角度讲述中国艺术,可能是...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卢永琇(天津美术馆研究馆员)[摘要]王卓在上海美专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是一位本土培养的艺术家。他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不断进行油画、水彩和美术摄影的创作,后在艺术报纸、平面设计等媒体中展露才华。他助力艺术家的发展,助推天津市立美术馆的发展,为我们了解近代北方地区美术面...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摘要]在摄影师、作品、内容、风格等摄影史的主体内容之外,视觉性问题是一个更内在而核心的内容,并且蕴含在前述每一个部分之中。早期人像摄影中的表情与目光是凸显摄影视觉问题的重要内容,但被研究者长久忽略。朝向画外的目光揭示了人与摄影机器之间的拍...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杨云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站博雅博士后,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系荣誉研究员)[摘要]家庭摄影是摄影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但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审慎的历史考证、细致全面的社会观察以及富有创见的批评,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家庭摄影不可或缺。艺术史研究的民族志转向为家...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严康(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邹其昌[摘要]工匠建房仪式是中国传统工匠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两汉时期则是其模塑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建房仪式根据具体流程可分为五类:奠基与献祭仪式、择地与选址仪式、取土与动土仪式、立柱与上梁仪式、落成与镇宅仪式。在诸多建房仪式中,工...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黄清穗(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韦文翔[摘要]中国人是在纹身图腾或更古老的仪式中开始认识纹样的,之后在纺织品等二维平面中建立起纹样美学观。受到西方和日本等相关学术观念的影响,我国“纹样”的词义从19 世纪末开始不断发生变化, 纹样的美学观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如今的“纹样”词义...
    [05期] 发表时间:2024-01-19
首页 1 2 尾页 共15条信息/共2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