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2023年

2023年

  • 作者:徐丹丹(湖北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教授)[摘要] 当下中国,在学术研究层面,美术馆多被等同于艺术博物馆,但在实践层面,美术馆的面貌却并不统一,许多机构并无健全的收藏机制和固定陈列,更类似于展览馆。这种学术与实践分离的状态,与中国社会“美术馆”概念的生成密切相关。 20世纪上半...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刘永福(扬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摘要]“调高”与“调式”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的两个重要术语,决定了“旋宫”与“转调”是两个概念。旋宫指调高的变换,即不同宫系统的转换;转调指调式的变换,即同宫系统的转换。“旋宫转调”是“一个概念”之说,并非古代文献之本义,其语言逻辑缺失,...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张 晨(博士,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摘要] 马勒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隐藏在交响曲充满二元对立和哲思的体裁特征之下。“用交响曲创造一个世界”是马勒的创作理念,他以《第二交响曲》展现出交响曲具有包容性的多元复杂的形态。作曲家通过由关联性音调、引导性动机实现的多维想象,以及对死亡的思...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谈 欣(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 梁江歌[摘要]明清俗曲在其传衍过程中,对我国诸多地域民间音乐样式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影响了我国近现代传统音乐的发展格局。明清俗曲文化的传衍过程存在双文化中心现象,即京津文化中心和苏鲁文化中心,并通过自然传播和人为传播两种扩散方式...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孙红瑀(博士,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摘要]《赛琵琶》是梆子腔艺人在《百家公案》基础上,糅合《琵琶记》而成,剧中一改《百家公案》中陈世美贪图富贵为忘义、负心的双线结构。此剧流传至扬州后,逐渐演化为二簧腔,被焦循《花部农谭》著录。此剧流传至甘肃被改编为《铡美案》。此剧在京师地...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刘英波(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摘要]明清时期的南曲谱中收录不少明人散曲,其对曲家曲作收录的多少与明散曲的兴衰、曲家的地位影响、曲谱的收录标准、对前人曲谱的延承以及曲家与谱主的亲疏等有着疏密不同的关系。南曲谱对收录的散曲辨明宫调、曲牌,改换曲牌的归属与牌名,达到...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简贵灯(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闫江南 [摘要]戏曲批评的勃兴,是商业报刊与戏曲相向而行、互相成就的结果。戏曲与报刊的勃兴一同建构了剧评空间,并逐渐使得戏曲批评成为一种新形态的文化产业。评剧家身份的形成及评剧行业的出现,是戏曲批评职业化的重要标志。评剧家与演员是...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李钦曾(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历代画史著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步辇图》画卷上题跋、钤印中包含的递藏信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诸多抵牾之处。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详细考辨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宋元之间《步辇图》可...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蔡志伟(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师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摘要] 宋仁宗朝,士大夫开始明确反对书技术官违制转迁,“区别士类”的朝廷公制较之宋初获得更为严格的执行。同时,随着欧阳修、蔡襄等提出并实践了“师古—取意—自娱”这一士流书学体系,士流书家实现了对书技术官书法成就的全...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邹海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摘要]“萧翼赚兰亭”图像世存多本,针对此种图示是否确为描绘萧翼赚取《兰亭序》之事,古今多有争论。对比分析三卷宋摹本“萧翼赚兰亭”图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可以看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具有晚唐五代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本和故宫博物院藏...
    [2023年] 发表时间:2023-09-26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91条信息/共1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