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2023年

2023年

  • 作者:吕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2014 级博士研究生)[摘要]在过去的 100 年里,存在三种中国艺术或中国艺术史的叙事方式,分别是西方中心主义、中西对称主义与中国中心主义。但这三者都基于错误的本体性假定,无法摆脱叙事者的价值倾向。与之相对,从本体性差异的角度讲述中国艺术,可能是...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卢永琇(天津美术馆研究馆员)[摘要]王卓在上海美专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是一位本土培养的艺术家。他毕业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并不断进行油画、水彩和美术摄影的创作,后在艺术报纸、平面设计等媒体中展露才华。他助力艺术家的发展,助推天津市立美术馆的发展,为我们了解近代北方地区美术面...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唐宏峰(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摘要]在摄影师、作品、内容、风格等摄影史的主体内容之外,视觉性问题是一个更内在而核心的内容,并且蕴含在前述每一个部分之中。早期人像摄影中的表情与目光是凸显摄影视觉问题的重要内容,但被研究者长久忽略。朝向画外的目光揭示了人与摄影机器之间的拍...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杨云鬯(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在站博雅博士后,伦敦大学学院(UCL)人类学系荣誉研究员)[摘要]家庭摄影是摄影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但少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审慎的历史考证、细致全面的社会观察以及富有创见的批评,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不同语境下的家庭摄影不可或缺。艺术史研究的民族志转向为家...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严康(博士,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 邹其昌[摘要]工匠建房仪式是中国传统工匠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至两汉时期则是其模塑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建房仪式根据具体流程可分为五类:奠基与献祭仪式、择地与选址仪式、取土与动土仪式、立柱与上梁仪式、落成与镇宅仪式。在诸多建房仪式中,工...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黄清穗(广西艺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 韦文翔[摘要]中国人是在纹身图腾或更古老的仪式中开始认识纹样的,之后在纺织品等二维平面中建立起纹样美学观。受到西方和日本等相关学术观念的影响,我国“纹样”的词义从19 世纪末开始不断发生变化, 纹样的美学观从二维向三维转变。如今的“纹样”词义...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邓兰(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摘要]音乐教科书是革命传统进教材的重点载体,无论是其收入的音乐作品还是通过音乐展开的叙事,以及由此展开的育人实践,都具有审美浸润的本质,因此音乐教科书更倾向于诗性自觉的国家记忆塑造模式,并以革命题材音乐的经典呈现为主要路径。[关...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杨慧丽(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2022 级博士研究生)[摘要]《琴操》作者有桓谭说、蔡邕说及孔衍说,历来多有争议。综合目录书记载及总集、类书中的《琴操》引文以及学界考证成果,可得出以下结论:桓谭未作过《琴操》,蔡邕、孔衍皆作过《琴操》,但先后亡佚,今读画斋本系统的《琴操》当为辑佚...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罗瑞霞(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2018 级博士研究生)[摘要]“广乐”在《穆天子传》中出现八次,是周穆王巡行天下主要演奏的音乐。“广乐”真意,注家历来颇有歧见,两种主要的观点:广乐为六代四夷之乐;广乐为神仙之乐。细勘《穆天子传》中广乐八见的前后事迹,梳理穆王奏乐的经过与目的,...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 作者:赵骥(博士,上海戏剧学院艺术研究所研究员)[摘要]春柳社早期的演剧《生相怜》,过去囿于史料缺乏、解读错误、以讹传讹等原因,该剧名一直存在《生相怜》和《相生怜》两种无法统一的说法。根据多种文献、史述及当时日本报纸新闻,该剧剧名应为《生相怜》,欧阳予倩 1959 年重版之《自我演戏...
    [2023年] 发表时间:2024-01-19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91条信息/共1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