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

过刊浏览

  • 作者:张郑波(博士,成都大学 中国——东盟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由于缺乏政治意识形态分析、工具理性批判和公共交往视野,梅洛 - 庞蒂的知觉经验理论将生活世界简化为概念语词,忽视了知觉经验在受到侵蚀污染时可靠性的丧失,这使得他的影像分析仅停留在视觉观感或心理体验层面,无法揭示出影像...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者:朱玉洁(女,博士,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摘要]20世纪初,在西学东渐的浪潮里,深受科学思维影响的学者们纷纷反思传统书法审美中的依附性、含糊性、混杂性等远离书法本体的外在因素,以书法之欣赏、书法性质的再判断及书法的价值地位等为中心,展开了一系列更为纯粹的书法审美思考。他...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者:漆明镜(女,博士,广西艺术学院艺术研究院教授)[摘要] 《魏氏乐谱》的本曲与《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同名的曲牌共计79个,其中,至少11曲在旋律上存在重合,即《点绛唇》《太常引》《恋绣衾》《贺圣朝》《柳梢青》《浪淘沙》《朝中措》《临江仙》《感皇恩》《小重山》《狮子序》等。这些...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者:方  伟(博士,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讲师)[摘要] 西方乐谱在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身发展的特点和逻辑,它不仅能够对声音作相对精确化的记录,还对人们的音乐实践活动进行统一化的协调和规则化的指导。在乐谱的作用下,音乐逐渐摆脱宗教形而上学的束缚,实现了“美”与“善”的分化...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  者:张经武(博士,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闽江学者”特聘教授) [摘要]电影向城而生,与城市互动发展,这是电影“初生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反映了电影与生俱来的城市性。对于世界而言,电影的“初生传播”涉及“电影之父”名号的盖棺论定问题。对于中国电影而言...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者:桂 琳(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教授) [摘要]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敏锐地捕捉到摄影机作为自动装置的媒介特征,但他的研究没有停留在媒介技术层面,而是与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进行了呼应,对二战后整个欧洲的精神世界进行批判和唤醒。巴赞现实主义电影理论打通了电影研究中的媒介技...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 者:段金龙 (博士,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  陶君艳[摘要] 清代、民国时期,河南地方志、报刊所载录的禁戏史料,如禁止丧葬演剧、禁止地方小戏演出、禁止夜戏演出、禁止淫戏演出、禁止乡民从事梨园行业等,反映出这一时期河南严苛的戏剧生态,实际上也展现出演剧活动与当时政治、文化等...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9-15
  • 作 者:施  錡(在读博士生,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摘要]17世纪黄檗宗东传日本之时,出现了关帝作为禅宗伽蓝神的形象。关帝信仰传入日本,相关的实物则出现在17世纪之后。长崎华商崇拜的航海保护神主要是妈祖,后因种种原因,关帝进入了黄檗宗伽蓝神的范畴。关帝雕像的制作方式,一般是先作画,后...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8-03
  • 作 者:杨孝鸿(博士,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摘要]日本研究汉画的学术史可划分六个阶段。其中的第二阶段为初创期,以滨田耕作与原田淑人为代表,采用近代考古学研究方法,脱离中国金石学窠臼,使研究走向科学之路。这一阶段对于日本汉画的研究方向和方法的运用起着非比寻常的导引作用。滨田...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8-03
  • 作 者:陈婧莎(博士,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关于《清明上河图》有一段“伪画致祸”的历史公案,它不仅在明清时代广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亦在现代学术史中为诸多学者所长久关注。以往学者的讨论,无论是力证故事为纯属虚构,还是坚称故事有事实依据,基本都是以论证王世贞家曾否因《...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2-08-03
首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尾页 共408条信息/共4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