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刘英波(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摘要]明清时期的南曲谱中收录不少明人散曲,其对曲家曲作收录的多少与明散曲的兴衰、曲家的地位影响、曲谱的收录标准、对前人曲谱的延承以及曲家与谱主的亲疏等有着疏密不同的关系。南曲谱对收录的散曲辨明宫调、曲牌,改换曲牌的归属与牌名,达到...[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简贵灯(博士,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闫江南 [摘要]戏曲批评的勃兴,是商业报刊与戏曲相向而行、互相成就的结果。戏曲与报刊的勃兴一同建构了剧评空间,并逐渐使得戏曲批评成为一种新形态的文化产业。评剧家身份的形成及评剧行业的出现,是戏曲批评职业化的重要标志。评剧家与演员是...[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11-07
-
作者:李钦曾(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历代画史著述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本《步辇图》画卷上题跋、钤印中包含的递藏信息,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存在诸多抵牾之处。对以上两种不同类型的史料进行详细考辨和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宋元之间《步辇图》可...[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蔡志伟(南开大学艺术与美学研究院师资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摘要] 宋仁宗朝,士大夫开始明确反对书技术官违制转迁,“区别士类”的朝廷公制较之宋初获得更为严格的执行。同时,随着欧阳修、蔡襄等提出并实践了“师古—取意—自娱”这一士流书学体系,士流书家实现了对书技术官书法成就的全...[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邹海萍(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摘要]“萧翼赚兰亭”图像世存多本,针对此种图示是否确为描绘萧翼赚取《兰亭序》之事,古今多有争论。对比分析三卷宋摹本“萧翼赚兰亭”图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可以看出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本具有晚唐五代风格,辽宁省博物馆藏本和故宫博物院藏...[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朱建伟(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十六阿罗应真图》是石涛早期的罗汉画作品。此图的款识写出了石涛学佛的师承关系,将师承关系题写在款款识中反映出石涛绘制罗汉画的佛门身份认同与虔诚态度。此图呈现出石涛早期绘画的艺术特点,整体上营造出清逸俊秀、儒雅平淡的艺术风格,也呈...[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蒋 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 黄心语[摘要]引进与传播国外版画是鲁迅晚年定居上海后的重要工作。鲁迅重点引进德俄版画,并且白色恐怖下充分利用租界特殊的文化环境购藏与传播德俄版画。此举不仅实现了他的人才战略目标,也极大地丰富了洋画运动。鲁迅主导的第二次版画东渐不仅...[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高秀川(博士,徐州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摘要]1936年在上海举办的苏联版画展览会是鲁迅与邵洵美都曾参与的一次中苏文化交流活动。关于这次展览会,鲁、邵二人都有相关文字留下,分别是鲁迅的《记苏联版画展览会》和邵洵美的《木版画》。通过对这两个文本的深入分析和比较,一方面可以厘...[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林盟初(广西艺术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副处长,副研究员)[摘要]阳太阳是中国近代美术教育史上著名画家和艺术教育家,是我国新兴美术开拓者之一。阳太阳美术教育思想形成和发展于民国时期,与其求学经历、美术创作过程和教育实践紧密相关。阳太阳的美术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爱国主义教育...[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
-
作者:王志军(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老子八十一化图》是元代全真教徒创作的老子西出化胡图像。北方的《老子八十一化图》,主要分布在陕西、甘肃和山西。其中的雷神形象,具有独特的艺术人类学价值。随着政治、宗教、文化环境的变化,明代重现在公众场合中的《老子八十一化图》...[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