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

过刊浏览

  • 作者:彭再生(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文化、政策和制度的变动及延续性是考察元明书法教育的基础性问题。儒学与儒生在元代的处境直接关系到书法的发展状况。科举的废止、重开及朱元璋朝将其作为强化政治统治与思想控制的有力工具,并在书法上实施严格的规定和限制极大地影响了元明...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刘瑞鹏(博士,山西大学美术学院讲师)[摘要]《中兴颂》是颜真卿唯一的大字摩崖作品,其表现出的篆隶笔意,有着特定的历史成因和自然成因。其笔法、结构及章法特征的表现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与颜真卿后期楷书如《颜勤礼碑》《颜氏家庙碑》《宋璟碑》及《碑侧记》有明显的传承关系。颜真卿晚...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陈轩(博士,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助理教授)[摘要]在18至19世纪的广州,由外商来样定制的一种黑漆描金茶叶盒造型源于古罗马石棺的造型。这一茶叶盒以方古典建筑作为装饰框架,将茶叶的生产、贸易过程以连环画的形式置于其中,以阐释中国文化。其设计理念源于这一时期西方世界对古典元素的崇尚与...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占跃海(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摘要]自古典时代开始,在“献祭伊菲革涅亚”题材作品的牺牲场景中,那位最为悲痛者一直被认为是伊菲革涅亚的父亲阿伽门农,女孩的母亲很少被提及。重视一个母亲对失去亲骨肉的真实反应,始于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基督受难相关题材的情感化处理。大...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兰凌(博士,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反弹琵琶舞姿形象出自胡部新声《婆罗门》大曲中的舞蹈表演。在唐开元年间,或因边将献乐,《婆罗门》中的舞蹈自河西流传至长安,成为宫廷画家的绘画原型,而其粉本随后又自中原传播至敦煌并被引入壁画中。[关键词] 反弹琵琶;胡部...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孟宪伟(徐州工程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摘要]两汉时期,鲁南、苏北、皖北地区画像石风格存在着许多不同之处,体现了画像石文化的区域性。但是各个地区画像石的题材和制作手法也有不少相似之处,说明不同地区画像石的制作具有互鉴性。画像石上的建筑形象可以为鲁南、苏北、皖北地区汉画像石风...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孔义龙(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若昕[摘要] 冷水冲型铜鼓、灵山型铜鼓和北流型铜鼓是汉—唐代流行于岭南地区的铜鼓类型,它们硕大厚重,可合称为硕形铜鼓。这三类铜鼓的鼓面、鼓身上常有丰富多样的立饰,除固定的青蛙塑像外,还有马、牛、鸟、虎、水生生物、植物等,...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理查德·L.安德森 (美国堪萨斯艺术学院教授)文  刘先福 (博士,中国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副研究员)译  李修建 校[摘要]澳大利亚原住民有着丰富而复杂的精神生活。他们相信永恒梦世纪的存在,并认为通过仪式重现当时的情境,世界原初的和谐和繁荣状态将得以保持。原住民艺术形式多样...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蒲亨建(华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摘要]音乐学研究目光的投向对象,可以也应该是多元而非单一的。在近年来的音乐学研究中,把目光投向人、投向音乐、投向表演、投向文化等观点已表现出了这种多元化或各有所宗的研究观念。这些不同观点的交流与碰撞之所以发生,与音乐这门学科...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 作者:袁利军(博士,武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摘要] 19世纪晚期,伴随着政治上的社会变革运动,维也纳这座一贯保守的城市在青年人群体中萌生出的“青年维也纳派”“分离派”等文艺团体,以及柏林、慕尼黑等城市出现的“青年风格”等,对同时期音乐家勋伯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启发。而那时德奥...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3-07-01
首页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尾页 共408条信息/共4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