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2024年

2024年

  • 作者:李  歆1 (上海戏剧学院研究生部博士研究生) 赵  骥2  [摘要] 1913年,上海的新剧同志会赴长沙演剧,至1914年初返沪。此段经历因史料匮乏,当事人之一的欧阳予倩又语焉不详,致使文社演剧鲜有学者问津。事实上,辛亥革命之后,上海的新剧市场因社会环境改变而大不如前。为求生存,...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12-29
  • 作者:周星1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 吴晓钟2 [摘要]21世纪中国艺术电影的跨域叙事关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的跨域流动,展现着中国社会变迁的时代特点和新感性经验。跨域...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12-29
  • 作者:朱虹1(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袁佳2 [摘要]张艺谋商业电影的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小成本制作的前期,大制作、打造视觉奇观的中期和艺术与商业融合的“伪商业片”后期。张艺谋在不同创作阶段对电影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侧重也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12-29
  • 作者:聂  佳(博士,浙江传媒学院电视与视听艺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景观作为寄寓意义的文本载体,由能指发展为所指,成为人类解读社会与审视自我的工具。不同年代的典型城市电影声景勾勒出迥然不同的地方听觉意象,摒弃地域空间与电影声景彼此绑定的固化叙事,创造出更加新颖自然、多元化的声...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12-29
  • 作者:陶小军(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大—南加州大学文化创意产业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摘要]书画结社活动的兴盛与美术教育推广的迅速是近代江南画坛发展的重要特征。明末清初之际,早期书画社团的出现为江南书画结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鸦片战争之后,书画结社目的由单纯的结交切磋向追求...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9-03
  • 作者:乔志强(博士,岭南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摘要]明治维新之后,随着日本近代民族国家的建立以及日本美术的成功转型,大批中国学者和艺术家赴日留学或考察美术,他们将学习和了解到的日本美术知识援笔成文,各种报纸、杂志和书籍也积极传布这些知识和讯息,为中国美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9-03
  • 作者:包洋(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  董松[摘要]20世纪上半叶水彩画的发展离不开美术教育的兴起,以水彩画教材为主体的出版物随之出现。王济远水彩画教育出版对民国水彩画教育起到推动作用,是20世纪上半叶水彩画创作、教育、出版与传播的重要体现。王济远以美术教育家身份与...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9-03
  • 作者:车旭东(博士,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系助理研究员)[摘要]晚明京口张觐宸的书画收藏甚富,董其昌多次前往其培风阁寓目,后张孝思继承了培风阁的藏品。据家谱和家集考察张氏家族,张觐宸与张孝思是祖孙关系。张氏以乐施行义和崇文尚儒为家风, 是镇江一带饶有声望的文化世家。张觐宸的书画...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9-03
  • 作者:陈苏(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漓江画派学院副教授)[摘要]蒋兆和是 20 世纪中国人物画领域的重要画家。他的绘画实践对 20 世纪中国人物画的变革与现代转型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蒋兆和的绘画作品关注现实,描绘现实,拓展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内容与精神内核;二是将中...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9-03
  • 作者:肖浪(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意设计学院高级研究员)[摘要]早期敦煌绢画研究及敦煌学研究体系的建立、研究发展趋势差异均与敦煌文物散逸海外紧密相关,其中以斯坦因与英印收藏体系、伯希和与法藏体系、奥登堡与俄藏体系及早期日本敦煌学研究为主。进入 21 世纪,随着科学检测技术的进步...
    [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9-03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共91条信息/共1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