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丹阳(博士,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副教授)[摘要]中晚唐时期,长安万年县平康坊北里出现了“京中饮妓,籍属教坊”的现象。所谓“籍属教坊”之妓,实为京兆府万年县下辖的府县教坊乐人,专为公私筵席接待之用,与唐玄宗所置内外教坊构成中央与地方两套音乐建制。平康坊作为民间娱乐消费的集中地有...[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6-19
-
作者:谭缨英1(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蔡韧2[摘要]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各历史阶段形成特点鲜明的钢琴学科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钢琴教育理论经历探索阶段西方化与民族化的并行,到发展阶段学科化的探求,再到较为成熟阶段中国化的彰显。这是我国钢琴教育学科体系形成的必经之路。[关...[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6-19
-
作者:肖丹丹(广西艺术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教授)[摘要] 20世纪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民族钢琴音乐萌芽,为民族钢琴重奏作品的出现奠定基础;第二阶段,作曲家们开始对民族化重奏作品的创作进行尝试,中国钢琴重奏作品初具雏形;第三阶段,作曲家们为民族钢琴重奏作品开辟出全新的...[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6-19
-
作者:段鹏飞(博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站博士后,国家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摘要]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电影的生存空间受到商业电影的进一步挤压。近二十年来,中国艺术电影不断调整制作思路,探索着如何实现国际电影节与国内电影市场、国际社会议题与本土社会现实之间的平衡,在生产机...[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6-19
-
作者:刘凯(武汉大学艺术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摘要]20世纪20年代以前的电影评论在内容上主要是观影印象记录、电影放映和电影审查的消息,以及对电影知识的译介;在形式上,这一时期的电影评论缺乏主体意识,具有主观化与商业性特征,文体上表现出典型的“话体”特征。从文化层面来说,早期电影评论的...[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6-19
-
作者:骆浩(北京服装学院美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三江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自周公制礼作乐起,中国古代文明全面进入礼制时代,冠服制度继而成为礼制物化的重要形式。西周朝服为《周礼》所载,与冕服相比,朝服兼具更多的行政功能和部分礼制功能。西周朝服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冠服制...[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白瑶瑶(博士,南开大学博物馆馆员)[摘要]明代肖像画中的蟒衣形制、搭配多样,其纹饰分布主要有蟒补、云肩通袖膝襕及无分区三种。蟒衣服色以红、青、绿为主,纹饰颜色多为金、红、黄、绿、白、青等。明代男子蟒衣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一,发展阶段(洪武—正统),还有元代服饰特色,...[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张媛(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摘要]检索现存画论古籍资料,明代以前诸书均赖明刊本以保存,而此中贡献最大的即为江南地区文化大族的私人刻书。他们不仅刊刻古书,也刊刻了许多明代的画论著作,许多绘画思想得以借此传播。明代江南藏书家众多,其中毛晋汲古阁作为明代江南文...[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蔡芝竖(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摘要] 四王、四僧对于清初山水画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摹古与创新两个方面。四王恪守南宗正脉,致力于摹古,旨在保留古法,更好地实现创新;四僧强调师法自然,虽突显出强烈的自我革新精神,但无不是筑基于深厚的摹古能力之上。对于二者而言,摹古与创新并不...[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4-24
-
作者:孙博(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摘要]大阪市立美术馆藏托名王维绘《护法天王图》为《宋画全集》所收录,过去学界未予重视。图画中有以钟、吕为首的仙人形象,并有诸多男女道士,且寓含三教合一的教旨,当与全真教特别是龙门一派有关。画面中大量贫者的出现与早期全真教收容底层人士...[2024年] 发表时间:2024-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