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

过刊浏览

  • 作者:曾小凤(博士,中央美术学院 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摘要]“二徐之争”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最具典型意义的论争之一。从话语实践的层面来看,二徐之争”的意义及影响超越了事件本身。有关“惑”的声音一直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针锋相对的艺术立场之间...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占跃海(博士,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摘要]马奈的《奥林匹亚》所参考的图像材料中,《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可能并非最重要的,提香的《达娜厄》与它之间的图式关系更值得关注。在达娜厄的故事中,金雨是宙斯的化身,代表了情欲力量,正逐渐聚集在女仆的布袋中。奥林匹亚的鲜花已经被送到...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张熙(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助理研究员)[摘要]徐悲鸿在《历史画之困难》一文中详细阐述了其历史人物画的服饰由来,但对《九方皋》中抱臂仆役所戴外形特殊的帽子并无记载。这种下圆上尖的帽子应是源自中国传统戏曲中武丑的行头。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旧剧之争”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界关于...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郑博文(博士,中国国家博物馆)[摘要]恽南田以对北宋徐崇嗣没骨法的想象为据,“独开生面”,创出极具个性的绘画新面貌。他既重视传统,又主张写自然之生意,有着深刻的画学自觉意识。其没骨花卉画,用笔秀润,设色清丽,画风灵动澄净,呈现出浓淡相宜的色彩特征,常以生动而微妙的色彩变化...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张皓(博士,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摘要]艺术本身就是传播思想观念的重要媒介,向大众传播意识形态、艺术家和个人的思想和情感。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展兴起之后,艺术不断与新的传播技术结合,积极拓展自身的表现形式和观念,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传播力。空间幻象营造促使人们从整体的...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吴天跃(博士,广州美术学院图像与历史高等研究院讲师)[摘要] 2008年南京北宋长干寺真身塔地宫铁函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是目前存世金属造阿育王塔中体形最大、制作工艺最精美复杂的一座,且有详尽的铭文,甫一出土即受到学界和佛教界的广泛关注。五代至两宋时期,吴越国阿育王塔形制逐渐被以北...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龙忠(博士生,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讲师) 陈丽娟(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讲师)[摘要] S.0259V《弥勒下生经变画稿》绘于《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卷背,内容为弥勒世界诸事的表现。此画稿与莫高窟第196窟《弥勒下生经变》基本一致,是其绘制的范本,同时也是敦煌石窟其他洞窟弥勒经变图像的范本...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仝艳锋(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副院长 副教授)[摘要]传统技艺的隐性信息是极其依赖信息掌握者身体和记忆力、理解力的具身性知识。其具有表述的不确定性和非理性、对个体和环境的依赖性、获取的随意偶然性、转化的相对性、稳定性和整体性等特征。[关键词]传统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隐性信息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裴龙(博士,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讲师)[摘要]越南越族门亭曲民俗文化活动是越南主体民族在越族北部村庄的重要民俗活动,由祭祀神灵、城隍,唱歌及娱乐表演三部分组成,是为了满足老百姓的日常休闲、乡亭公社的公共服务及雅俗共享的族群生活所需。在当今经济、文化全球化时代浪潮的机遇与挑...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 作者:刘小莉(江苏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摘要] 两汉时期,音乐语词进入一个明显的类型分化阶段。 从正史乐志、子书、小学典籍,到乐舞文赋,先秦已经奠定的语词类型、乐官一乐器一乐名等级关联逻辑及各类语词的衍生理路,在两汉音乐和理论实践中出现了显隐变化,处于活跃演进状态的是乐律、动作...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09-14
首页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尾页 共408条信息/共41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