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过刊浏览

过刊浏览

  • [ 作者 ] 任平山(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副教授)[ 摘要] 克孜尔石窟壁画内容以各类本生佛传为主,其中关于摩耶夫人的叙事大致涵盖了她在佛经中的表现。学界辨识了摩耶夫人婚姻、受孕、产子等早期事迹,但许多细节值得深入讨论。克孜尔石窟壁画包含了佛母升天后的两类主题,即佛母三十三...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支宇(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作为一门诞生于 21 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新学科,神经艺术史运用神经可塑性、镜像神经元、神经奖励系统等神经生物学原理,辅以神经科学实验技术,致力于融通当代认知神经科学和传统艺术史生平传记研究两种学术话语,既具有浓重的科...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马修·兰普利(捷克马萨里克大学教授,曾任伯明翰大学艺术史系主任)[ 摘要 ]19 世纪中后期,随着工业革命进程的不断推进,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贯穿整个 20 世纪而延续至今。进化论、生物学、神经科学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对人文领域, 尤其是艺术史和美...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王安潮(博士,西安音乐学院教授,哈尔滨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摘要] 作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分支之一,广西青铜甬钟表现出了青铜文化的地域性流变。就其历史发展的踪迹来看,其受到多种文化的洗礼,包括中原文化、瓯骆文化及楚文化等。同时,它展现了鲜明的地域性特点,尤其表...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黄羽(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摘要] 京族独弦琴的研究一向借助独弦琴的实物和图像等材料,对独弦琴的物质性层面给予了大量关注,传统的独弦琴研究以静态为主。21 世纪初期,研究者将目光投向独弦琴的动态展现的表演研究,独弦琴的舞台呈现、乐曲创作的活态表演成...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周司遥(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019 级博士研究生)[ 摘要] 中国商业大片是中国电影推广至海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制作发行时不仅针对国内市场设计相应的故事内容和宣传策略,而且兼顾国外受众的喜好。中国商业大片跨文化传播文本策略包括: 叙事浅层化,降低“文化折扣”;视听奇观化,...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 作者 ] 戴菲(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摘要] 万玛才旦的“故乡三部曲”(《静静的嘛呢石》《寻找智美更登》《老狗》)都偏向西亚电影美学风格,其中《老狗》让他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风格。《塔洛》则有着偏向西方电影审美的电影语言,其视听结构已不再像伊朗电影那...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2-10
  • 作者:吕作用(博士,江西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 ]《癸亥纪念图》是王梦白、陈师曾、萧谦中、姚茫父等民国时期画家在罗园雅集中合作的一幅作品, 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图像信息,具有节令、寿苏会及“以图示诫”等多层含义,可补江南苹《壬戌罗园雅集》一文之不足,更为生动地呈现雅集...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沈冠东(博士,盐城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 摘要 ]《申报》广告画多姿多彩,包含了丰富的绘画造型语言。对《申报》广告画进行历史分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考察它的典型样式及其源流与传播,进而揭示民国时期商业美术尤其是报刊广告的社会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申报》广告画发展大致可...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0-08
  • 作者:陈雅婧(博士,湖南科技大学 艺术学院讲师)[摘要] 高剑父是 20 世纪初岭南画派的灵魂人物,他以折中中西、融汇古今的“新国画”观活跃于近现代画坛,对后世影响深远。然而他早年留学日本的经历,使得他画中的折中意味颇具日本气息,惹人非议。为了在自己宣扬的“艺术革命”实践中不遭人非...
    [过刊浏览] 发表时间:2021-10-08
首页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尾页 共408条信息/共41页 转到第